刑事罪名

首页 >> 法律法规 >> 刑事罪名

破坏性采矿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时间:2023-09-13 04:01:11 点击:160

破坏性矿罪是指以非法的方式进行矿活动,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这在我国的《刑法》中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那么,破坏性矿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刑法》的规定和相关法规出发,来详细解析这一问题。

废止自然掠夺者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百一十八条规定“非法矿、掠夺他人或者破坏他人非公有的矿、矿山设施,数额巨大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可见,破坏性矿罪是以刑法明确规定的,违法行为将面临动刑或经济处罚。

追究法律责任

破坏性矿罪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犯罪,更是对环境和自然的破坏,因此,犯罪行为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发现破坏性矿罪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立案调查,对犯罪嫌疑人取逮捕、取保候审等措施,确保案件的顺利侦办。

没收违法所得

破坏性矿罪涉及非法获取自然或矿产的利益,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犯罪分子非法所得可以被没收。这意味着,一旦犯罪嫌疑人被定罪,不仅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还将面临没收其违法所得的可能性。这种处罚不仅意在惩罚犯罪,更重要的是通过没收违法所得来维护公平正义。

刑罚从重处罚

为了有效打击破坏性矿罪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了刑罚从重的原则,即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应当从重处罚。破坏性矿罪构成条件包括数额巨大、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后果。而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后果的破坏性矿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对破坏性矿罪的严厉打击态度。

民事赔偿责任

除了刑事责任之外,破坏性矿罪还可能涉及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破坏性矿行为造成环境损害的,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对受到损害的环境进行修复,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破坏性矿罪的行为人不仅要面临刑事惩罚,还需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环境遭受的损失。

综上所述,破坏性矿罪的法律后果包括废止自然掠夺者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没收违法所得、刑罚从重处罚以及民事赔偿责任。这些法律后果的存在和执行,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公平正义,对于打击破坏性矿罪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联系人:周律师

   电话:18702021010

  传真:18702021010(周律师:微信同号)

  邮箱:wym2299@gmail.com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莲塘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2022 广北律师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2024175707号-2       本网站仅用于普法目的,部分来自网络,若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