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罪名

首页 >> 法律法规 >> 刑事罪名

什么是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定义?

时间:2023-08-12 06:00:29 点击:145

一、法律的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于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的行为,构成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详细规定

1.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的内容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是指故意干扰、破坏无线电通讯活动,严重影响无线电信号正常传输,妨害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并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行为。

2. 违法行为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禁止以下行为:

(1)擅自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设施,或者使用擅自改变技术指标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设施,且超出规定范围的频率和功率进行通信;

(2)通过无线电设备或者其他技术手段造成电磁干扰,影响公共通信、交通管理、无线电导航、无线电监测、无线电监控、重要设施的正常工作;

(3)擅自占用、损毁无线电频率,严重干扰或者破坏无线电通讯的正常工作秩序;

(4)拒不接受或者不执行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法取的措施。

3. 罪名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三款的规定,构成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行为,必须达到以下三个条件:

(1)故意干扰、破坏无线电通讯活动;

(2)严重影响无线电信号正常传输,并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

(3)行为主体有足够的刑事责任能力。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百六十六条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构成要件也包括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即故意性)和客观方面(即实施行为)。

4. 刑事责任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被判处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个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三款的规定进行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禁止一系列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的行为。构成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行为需要满足故意干扰、破坏无线电通讯活动,严重影响无线电信号正常传输,并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要素。犯罪行为的主体需具备足够的刑事责任能力。对于被判处该罪名的个人,可以处以刑期、拘役、管制和罚金等刑罚。

  联系人:周律师

   电话:18702021010

  传真:18702021010(周律师:微信同号)

  邮箱:wym2299@gmail.com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莲塘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2022 广北律师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2024175707号-2       本网站仅用于普法目的,部分来自网络,若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