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的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于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的行为,构成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详细规定
1.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的内容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是指故意干扰、破坏无线电通讯活动,严重影响无线电信号正常传输,妨害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并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行为。
2. 违法行为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禁止以下行为:
(1)擅自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设施,或者使用擅自改变技术指标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设施,且超出规定范围的频率和功率进行通信;
(2)通过无线电设备或者其他技术手段造成电磁干扰,影响公共通信、交通管理、无线电导航、无线电监测、无线电监控、重要设施的正常工作;
(3)擅自占用、损毁无线电频率,严重干扰或者破坏无线电通讯的正常工作秩序;
(4)拒不接受或者不执行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法取的措施。
3. 罪名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三款的规定,构成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行为,必须达到以下三个条件:
(1)故意干扰、破坏无线电通讯活动;
(2)严重影响无线电信号正常传输,并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
(3)行为主体有足够的刑事责任能力。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百六十六条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构成要件也包括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即故意性)和客观方面(即实施行为)。
4. 刑事责任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被判处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个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第三款的规定进行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禁止一系列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的行为。构成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行为需要满足故意干扰、破坏无线电通讯活动,严重影响无线电信号正常传输,并给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要素。犯罪行为的主体需具备足够的刑事责任能力。对于被判处该罪名的个人,可以处以刑期、拘役、管制和罚金等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