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出处与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89 条和第 285 条的规定,毁灭证据罪和伪造证据罪分别被定为犯罪行为。刑法将毁灭、伪造证据罪定为司法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主要指向司法机关中的人员,以防止他们滥用权力满足个人或他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毁灭证据罪的刑罚种类与规定
毁灭证据罪是指司法公职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故意毁灭、伪造、转移、隐匿罪证物、证明材料或者使用证以达到掩盖真相的目的。根据刑法第 285 条,毁灭证据罪分为两种情况的刑罚:1. 数罪并罚的情形
如果毁灭证据罪是为了掩盖、减轻或者逃避自己所犯犯罪行为的后果,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以并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2. 单独犯罪的情况
如果毁灭证据罪是纯粹为了个人或他人的利益而为,不涉及其他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 289 条,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以并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伪造证据罪的刑罚种类与规定
伪造证据罪是指司法公职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故意伪造、制作、转移到案件中使用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力量能够证明有关事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以达到虚构、歪曲真相的目的。根据刑法第 285 条,伪造证据罪分为两种情况的刑罚:1. 数罪并罚的情形
如果伪造证据罪是为了掩盖、减轻或者逃避自己所犯犯罪行为的后果,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以并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2. 单独犯罪的情况
如果伪造证据罪是纯粹为了个人或他人的利益而为,不涉及其他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 289 条,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以并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四、结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毁灭、伪造证据罪是司法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主要用于保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法律对毁灭、伪造证据罪划定了相应的刑罚种类与规定。这旨在维护司法正义和认真办案原则的基础上,确保真相能够得以查明并保护正常的司法程序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