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罪名

首页 >> 法律法规 >> 刑事罪名

构成要件是哪些?

时间:2023-09-06 06:00:59 点击:163

出处:

根据中国的法律,构成要件描述了一项行为或情形被认定为某一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或具备特定法律效果的必要条件。构成要件的法律出处主要包括中国的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犯罪的要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1. 主观要件: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进行犯罪行为。根据刑法,主观要件的认定包括:

(1)故意:犯罪人以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却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2)过失:犯罪人没有故意实施犯罪行为,但因过失导致他人受到损害。过失分为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具体的区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

2. 客观要件:

根据刑法,客观要件是指具备构成某一犯罪行为所必须的行为或事实元素。根据具体犯罪行为的不同,其客观要件有所区别。

以盗窃罪为例,构成要件包括:

(1)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他人控制的场所或者他人的车船、飞机、火车,或者使用其他方法侵入他人的财产范围内。

(2)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收取或者侵吞他人的财物。

(3)情况符合盗窃罪的其他法定要件,如盗窃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等。

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构成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要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主体要件和客体要件。

1. 主体要件:

主体要件是指权利主体的身份特征或资格要求。根据民法,主体要件的认定包括:

(1)自然人:民事法律主体,具备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法人:具备根据相关法规设立的法人主体,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

(3)其他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

2. 客体要件:

根据民法,客体要件是指具备被认定为需保护的权益,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以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的要件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具体民事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行政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要件主要包括合法性要件和事实要件。

1. 合法性要件:

合法性要件是指具备行政法规定的合法行为主体和合法行政程序。行政法规定了行政行为的主体可以包括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行政主体。

2. 事实要件:

事实要件是指具备了行政法律规定的一定事实状况,例如特定发生、特定条件满足等。不同的行政法律关系会有不同的事实要件。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同领域的构成要件有所不同。以上只是对某些重要领域的构成要件进行了概要介绍,具体的构成要件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认定。

  联系人:周律师

   电话:18702021010

  传真:18702021010(周律师:微信同号)

  邮箱:wym2299@gmail.com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莲塘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2022 广北律师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2024175707号-2       本网站仅用于普法目的,部分来自网络,若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