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抵扣税款罪是指在中国税法中,以虚构或变造抵扣税款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或逃避缴纳税款的违法行为。该罪行严重侵害了财政利益和税收秩序,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下面将详细解读中国税法中关于抵扣税款罪的出处和规定。
一、法律的出处抵扣税款罪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国税收法律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抵扣税款罪的定义和刑罚措施。该法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虚的抵扣税款,虚构抵扣税款支出,或者变造抵扣税款支出金额,骗取财政资金的,将受到行政处罚,并承担法律责任。
另外,相关刑法规定也对抵扣税款罪进行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百三十六条规定了抵扣税款罪的刑事责任,明确规定:伪造、变造、倒卖税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受到刑事处罚。
二、详细规定根据相关法规,抵扣税款罪的详细规定如下:
1. 虚构抵扣税款:指以伪造的抵扣税款为凭证,捏造或捏报虚的抵扣项目,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2. 变造抵扣税款:指在正当的抵扣税款上擅自篡改抵扣项目或抵扣金额,使其偏离真实情况,以获得不当的经济利益的行为。
3. 虚开增值税专用:指没有真实的商品销售、劳务或者无实际交易业务,却制造虚交易并伪造增值税专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4. 销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指盗窃、购买或者制造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并出售给他人,帮助企业或个人逃避缴税的行为。
三、法律责任根据中国税法规定,抵扣税款罪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对于单位和个人使用虚抵扣税款等行为,税务部门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暂扣、启用限期复查等。
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司法机关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量刑,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
抵扣税款罪是中国税法中的一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财政利益和税收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抵扣税款罪行为将进行行政和刑事处罚。这些法规的制定旨在保护财政秩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