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罪名

首页 >> 法律法规 >> 刑事罪名

决水罪是什么的定义是什么?

时间:2023-08-22 02:00:18 点击:149

决水罪是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俗称。根据中国法律,该罪行主要是指故意堵塞或破坏水域的溪流、河流、湖泊或者港口等水系,导致严重的环境破坏或者危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法律出处和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决水罪被定义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法案于19年颁布实施,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是中国刑法的基础。

危险方法的定义与举例

危险方法是指通过用破坏性手段,有意诱导或者导致危及他人生命或财产安全的行为。在决水罪的案例中,常见的危险方法包括挖掘土地以改变水流方向,破坏水坝或堤坝以造成洪灾,倾倒有毒物质进入水域,以及非法建筑阻碍水流等。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在意图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下故意破坏水库的水闸,导致水库水位急剧上升,进而引发洪水,直接危害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这个人将面临决水罪的指控。

决水罪的成立条件

根据刑法的规定,决水罪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故意破坏水域:犯罪嫌疑人必须有故意堵塞或破坏水域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危害公共安全。 2.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必须具备严重的后果,例如环境破坏、水质污染、洪灾等,直接危害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具备危险方法:犯罪嫌疑人必须用危险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指具有破坏性、危险性的手段和行为。

决水罪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犯有决水罪的人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具体的刑罚范围在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较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涉及人员伤亡或引发重大事故,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刑罚。

对决水罪的打击和预防

为了保护水和公共安全,中国一直在加大对决水罪的打击力度和预防措施。相关部门加强监测和巡查工作,提高水域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环境破坏和污染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和防范能力。 同时,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安全的良好氛围。 总而言之,决水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是中国法律严重打击的犯罪行为之一。法律的明确规定和相关部门的加强打击措施为保护水和公共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实施保障。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防范决水罪的发生。

  联系人:周律师

   电话:18702021010

  传真:18702021010(周律师:微信同号)

  邮箱:wym2299@gmail.com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莲塘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2022 广北律师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2024175707号-2       本网站仅用于普法目的,部分来自网络,若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