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罪名

首页 >> 法律法规 >> 刑事罪名

从法律角度来看,抢夺罪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时间:2023-08-17 02:00:08 点击:153

抢夺罪是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属于侵犯财产的刑事犯罪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抢夺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法律出处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抢夺罪做了具体规定。该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方法,在公共场所或者其他人多存在的场所抢劫、抢夺他人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抢劫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并处没收财产。”这表明抢夺罪属于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并且依法将犯罪分子处以刑罚。

刑事责任和刑罚

根据中国法律,犯有抢夺罪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并依法受到相应刑罚的惩处。犯罪行为主体一般为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由意志和行为能力完全的人。刑法规定,抢夺罪的主要量刑标准是依照抢劫、抢夺的情节严重程度决定,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并处没收财产。

犯罪记录和信用受损

犯有抢夺罪的人将被判刑,并且在其个人记录中将留下这项刑事犯罪记录。犯罪记录的存在将对其日后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或职位中,过去的犯罪记录可能导致该人不符合资格或面临就业障碍。

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破裂

抢夺罪行为的犯罪人常常在行为中取暴力手段,对被害人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犯罪行为不仅破坏了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家庭关系,也会带来被害人的憎恨、恐惧以及对社会秩序的不信任,破坏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法律公正与社会正义

抢夺罪的严惩,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社会正义。法律规定了抢夺行为的刑罚,使得犯罪人在法律制度下得到应有的惩罚,维护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这种严厉打击犯罪的态度,也起到了威慑作用,警示他人不去犯罪,从而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结语

总体而言,从法律角度来看,抢夺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犯罪人将面临法律的惩处,犯罪记录会影响其个人的发展和就业,而被害人和社会也面临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破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密切关注抢夺罪行为的预防和打击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安定秩序。

  联系人:周律师

   电话:18702021010

  传真:18702021010(周律师:微信同号)

  邮箱:wym2299@gmail.com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莲塘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2022 广北律师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2024175707号-2       本网站仅用于普法目的,部分来自网络,若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