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罪名

首页 >> 法律法规 >> 刑事罪名

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时间:2023-08-10 11:37:47 点击:150

毁灭、伪造证据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罪行为,具体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观要件

1. 毁灭证据

毁灭证据是指故意毁坏、消失案件证据的行为。我国《刑法》第285条规定:“毁灭证据或者规避法律规定的证据保全程序,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 伪造证据

伪造证据是指制作、伪造不存在的证据,或者篡改、伪造真实证据的行为。我国《刑法》第287条规定:“伪造、变造、隐匿、毁灭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主观要件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毁灭、伪造证据行为时的故意。故意是指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而出于自愿的目的予以实施。毁灭、伪造证据罪的主观方面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认为实施这些行为时应当有故意的主观意识。

三、量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主体在犯罪行为中毁灭、伪造证据的情节严重程度将决定其刑事责任和量刑的轻重。对于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的刑罚。

结论

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犯罪主体通过故意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来阻碍、干扰或误导司法机关的调查,破坏了案件真相的查明,危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我国法律对此类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联系人:周律师

   电话:18702021010

  传真:18702021010(周律师:微信同号)

  邮箱:wym2299@gmail.com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莲塘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2022 广北律师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2024175707号-2       本网站仅用于普法目的,部分来自网络,若侵则删